當前位置:首頁 > 拓展活動 > 常州團建基地(江蘇團建共青團)

      常州團建基地(江蘇團建共青團)

      admin3年前 (2022-05-13)拓展活動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9月27日,第十四屆全運會在陜西西安正式落下帷幕。回顧本次全運征程,常州健兒在各個賽場奮勇拼搏,連戰連捷:在競技體育項目中,共有146名常州健兒參與了包括23個大項、74個小項的決賽,最終,122人獲前八,56人獲前三,以11金、5銀、4銅的成績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金牌數位列全省前列;在群眾組項目中,18名常州運動員參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籃球、圍棋和象棋5個大項的決賽。他們敢打敢拼、發揮出色,收獲了2金、1銅的好成績。

      對此,常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朱笑冰表示:“我市運動員在本屆全運會中以優異成績圓滿完成了‘競技體育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確保競技體育成績處于全省第一方陣’的光榮任務,以十一金的成績喜迎‘十一’國慶。”

      常州團建基地

      常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藍圖變現實

      創新機制體制,凝聚競技體育發展合力

      在本屆全運會中,江蘇代表團在重點集體球類項目中表現搶眼,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女壘、女手、女曲、男手、男棒五個項目均收獲金牌。其中,常州直接承辦或聯辦的項目就包含女壘、女手、女排這三項。

      女壘三屆連冠

      9月10日下午,隨著女壘隊員的一次次截殺,江蘇隊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最終以7∶0戰勝老對手四川隊,勇奪本屆全運會女子壘球冠軍,江蘇女壘連續三屆全運會摘金。

      2002年,江蘇女子壘球隊正式組隊。與其他省市相比,江蘇女壘組建較晚,面臨著無場地、無器材、無人員的困難局面。2013年來,伴隨著江蘇省體育局、常州市體育局與南京工業大學“省、市、校”聯辦機制的建立,江蘇女壘高速發展,奪得第十二屆和十三屆全運會二連冠,還豪取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的十二連冠,成為中國壘球界公認的一流強隊。在本屆全運會女子壘球決賽中,江蘇隊7:0戰勝老對手四川隊,再次捧起全運會冠軍獎杯的同時,實現了全運會三屆連冠的壯舉,捍衛了江蘇隊國內女壘霸主的地位。

      常州團建基地

      女壘奪冠大家開心地聚在一起

      女手衛冕成功

      9月11日晚,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手球項目在西安體育學院鄠邑校區手球館迎來決賽較量,最終,由江蘇省體育局、常州市體育局與常州工學院“省、市、校”聯辦的江蘇女子手球隊45:24戰勝山東隊,以六戰全勝的戰績強勢奪金,并成功衛冕該項賽事冠軍。

      2002年底,江蘇女手在常州成立,球隊采取省隊市辦的模式,2015年3月,球隊改由省、市、校三方聯辦。常州工學院參與聯辦江蘇女子手球隊后,開啟了以大學為基地,橫向與體育系統合作、縱向與中小學銜接,“體教融合”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體育人才的新探索。作為全國唯一以培養專業手球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專項訓練基地,江蘇省常州手球訓練基地培養并向國家隊輸送了趙佳芹、韋秋香、藍小玲、喬如、金夢青等40余名運動員。江蘇女子手球隊成立以來,自2014年起先后獲得7次全國錦標賽冠軍,連奪第十三屆、十四屆全運會冠軍,可謂全國女子手球的“王者之師”。

      常州團建基地

      女手奪冠成功衛冕

      這兩支冠軍隊伍的優異表現,是推動江蘇在集體球類項目上再獲突破的重要力量。雖然今年女排不敵老牌強隊天津隊,獲得銀牌,但江蘇女排一直是省市聯辦、創新組織模式的“排頭兵”。不管是女排,還是女壘、女手,在她們優異成績的背后,不僅有運動員的辛苦付出、頑強拼搏,更有常州積極踐行江蘇省體育局力推的“省隊市辦”“省市聯辦”等多元辦隊方式改革帶來的驅動力。

      “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創省隊市辦模式,而常州扮演著‘實踐者’的身份,努力把踐行這一模式做到極致,將‘藍圖’變成‘現實’。除了這些已見成效的競技體育項目,我們還在嘗試把創新思維引入當前的改革發展,比如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體育中來,實行‘體教融合’的發展理念,加大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朱笑冰說。

      “塔基”育“塔尖”

      健全培訓體系,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穩健

      在今年全運會的賽場上,經常可以看到“聯合隊”出現。聯合隊,都是兩個人以上的項目,而且這些參賽隊員都參加了東京奧運會。這兩年因為全球疫情的原因,不管是國內的比賽,還是國際上的一些比賽,改期的改期、取消的取消,包括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也從2020年延期到了2021年舉行。因為賽事減少,運動員的狀態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那些比賽型運動員受的影響更大。所以,在本屆全運會上就出現了“聯合隊”這個現象。

      常州在女子橄欖球和女子曲棍球項目中分別收獲一枚金牌,這兩項球類項目獲勝的隊伍均為聯合隊,而女子橄欖球聯合隊伍中的陳可怡,女子曲棍球聯合隊中的張影、羅甜甜都是常州運動員。

      這些成績的背后和近年來常州重視體育人才的培養,夯實“塔基”、反哺“塔尖”,最大限度實現優秀體育人才可持續發展方針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以曲棍球為例,常州與曲棍球的淵源要追溯到2002年。常州體育專業運動隊管理中心主任姚治前介紹,當時江蘇為備戰第十屆全運會,常州便承辦了手球和曲棍球項目。2002年武進曲棍球訓練基地開始投入建設。

      2012年,為方便國內各省隊來此冬訓,基地易地新遷至西太湖畔,有3片標準曲棍球比賽場地,配有運動員食宿酒店。基地是國家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授牌的國家級曲棍球訓練基地以及國家曲棍球奧林匹克后備人才基地,也是江蘇省唯一一家省隊區辦項目訓練基地,更是全國唯一一家符合承辦國際賽事條件的訓練基地,被譽為“曲棍球之家”。曾先后承辦了各類國際、國內大型賽事。

      可以說,基地是培育運動員的搖籃,而常州這片沃土也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儲備。2004年常州女子曲棍球隊在鳴凰中學成立之初就采用了市隊校辦的模式。主要任務為代表常州市參加省運會、為江蘇女曲培養女曲后備人才。目前常州女子曲棍球隊曾獲得17屆省運會甲組、乙組冠軍、18屆省運會甲組冠軍、乙組第三,19屆省運會甲組、乙組第二名,為江蘇省隊輸送了20多名優秀運動員。

      2014年,武進區開展了曲棍球項目進校園活動,經過幾年努力,武進區現有8所小學、5所中學開展曲棍球項目,2020年,鳴凰中學等多所學校被總局手曲棒壘球中心命名為“全國曲棍球項目后備人才基地”。目前,市隊運動員幾乎全部來自武進區各基層學校。2020年,基地又制定了關于擴大常州市隊招生范圍的相關政策,積極鼓勵全國各地輸送優秀后備人才,基地給予輸送單位和教練一定的獎勵。

      常州團建基地

      趙帥在男子跆拳道68公斤級項目中奪金

      “塔基”穩固夯實,“塔尖”才能苗子頻出。

      在市體育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中小學生游泳普及計劃得以全面實施,交通補助、獎學金制度、困難補助等配套鼓勵措施也得到學生和家長一致歡迎,游泳已經成為青少年群體中的大熱門,青少年學習和參與游泳訓練的人數也翻了好幾倍。

      縱觀常州競技體育運動,除了曲棍球和游泳外,全市學校青少年訓練體系逐漸完善,田徑、游泳、籃球、足球等基礎大項已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的“一條龍”訓練模式;全市多元化辦隊模式初具規模,擊劍、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散打、空手道等項目的社會力量辦隊運行模式日趨成熟;以訓練單位為龍頭,以高水平教練為支撐,依托市直屬體育場館,搭建青少年訓練培訓新平臺,逐漸形成游泳、籃球等項目的“體校主導、一校多點,體教融合、產業支撐”的訓練新模式并已初見成效。

      此外,常州體育系統始終突出黨建引領,深入挖掘時代價值與實踐意義,從中汲取前行動力、凝聚發展合力,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融入訓練備戰、人才培養和實際工作之中,推動體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正是有了這樣科學、穩固的青訓模式作為后盾,常州才能在拳擊、跆拳道等多個項目上全面開花,在本屆全運會上大放異彩,勇奪十一金。

      常州團建基地

      陳大祥在拳擊男子81公斤級項目中獲得金牌

      體育即民生

      拓展廣度深度,架起群眾體育為民服務“連心橋”

      本屆全運會延續上屆增設的群眾體育項目,備受關注。秉承著“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的主旨,常州各單項體育協會和體育愛好者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共計派出18人參加本次全運會群眾體育項目,取得2金1銅的亮眼成績。

      而這一成績的取得,顯然離不開常州在建立和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上的多年努力。

      2013年底,國家體育總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常州簽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共建協議。多年來,常州牢固樹立“體育即民生”的理念,把公共體育服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并先后出臺了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及相關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更是連續多年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工作。目前,常州正在積極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常州團建基地

      常州輸送培養的武術運動員吳照華為常州取得首金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市體育局堅持實施好體育惠民工程,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和體育現代化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基層體育設施建設,努力破解“群眾健身去哪兒”難點。

      以“投、建、管”一體化模式為主導,常州近年來全力實施“31166”工程,快速推進區級全民健身中心和鄉鎮(街道)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設,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設施網絡。

      “31166”工程即:建成3個市級體育中心、11個區級全民健身中心和66個鄉鎮(街道)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截至目前,已建成2個市級體育中心、10個區級全民健身中心、61個鄉鎮(街道)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同時設立中小型場地建設扶持資金,投入近2千萬元,支持各轄市區建設各類體育場地設施125個;優化城鄉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服務功能,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84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市體育局完成了全市1500多個村(社區)一代全民健身路徑點的新建和更新工作,重點對超過安全使用年限的器材實施更新全覆蓋。推動智慧化體育設施建設,新建青楓公園、紫荊公園和三江口公園3條智慧健身步道,建成50個二代智慧健身路徑示范點,并在鐘樓區五星街道試點建成首個智慧社區健身中心。

      可以說,健身設施全覆蓋、換“新裝”,全民健康才有了新“踏板”。

      未來5年,常州市體育局將緊緊圍繞“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大力推進體育公園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體醫融合,爭創更多的第一唯一,為實施“532”發展戰略貢獻體育力量。(記者 呂亦菲 供圖 夏晨希)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一點團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頁地址:http://www.927792.com/post/161989.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黄网址在线视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成人a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在线观看成人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午夜小视频|